banner

位置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hr知識

HR知識
職場文摘

走出人效管理的十大誤區

  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關注“人效”這一話題,但在實際操作中,許多企業仍感到困惑。人效是指人力資源效能,即將人才視為核心生產要素,關注其投入產出比。

  在存量競爭的時代背景下,企業愈發重視人均效益,因為它與經營活動密切相關,反映了人才這一生產要素的投入產出比。具體來說,企業投入了多少人力(包括數量、質量、結構、能力和成本),以及這些投入帶來的產出效果如何。

  表面上看,人效是一個經營話題,但實際上,多數企業在進行人力資源效能管理時,依然基于考核邏輯而非經營管理邏輯,特別是在選擇人效指標時,往往過于局限,且傾向于選擇滯后性指標而非前瞻性指標。

  從經營角度看,真正的效能應從三個維度來考量:效益、效率和能力。效益是指目標是否實現;效率則體現為實現目標過程中的投入產出比;能力則是實現目標的可能性和概率。例如,若一家公司設定的年度營收目標為100億元,最終實現該目標并獲得10億元利潤,則目標已達成。而在實現相同營收目標的情況下,如果A公司只需1萬名員工,而B公司需要1.5萬名員工,那么A公司的效率顯然更高。此外,企業的能力直接影響其效益和效率。如果企業能力不足,即便短期內人效較高,也可能只是因為運氣或行業變化所致,不具備可持續性。

  因此,企業在關注人效提升時,應全面考慮效益、效率和能力,而不僅僅是效率。目前,許多單位僅關注效率層面的指標,如人均營收、人均凈利潤等,而忽視了效益和能力的提升,這樣的管理思路是不全面的。

  接下來,我們將探討企業在人效管理中常見的十個誤區:

  誤區1:人效是人力資源部門定義的

  人效不僅涉及人力資源,更關乎企業的戰略和核心競爭力。因此,人效提升不應僅由人力資源部門負責,而是需要所有部門和管理層共同參與。人效管理應成為各級管理者的一號工程。

  誤區2:從利己主義的短視眼光看待人效

  許多企業僅從自身角度出發,圍繞財務指標進行人效管理,而忽視了客戶成功、組織能力提升和以人為本的理念。例如,一些咖啡店只關注店員的人效指標,未考慮客戶體驗,導致客戶滿意度下降。

  誤區3:以考核邏輯構建人效管理體系

  人效不僅是考核工具,更是一種目標管理和對標管理。提升人效需關注目標和過程,過程有時比目標更為重要。因此,人效管理應圍繞客戶、價值和過程展開,而不僅僅是考核結果。

  誤區4:人效提升的成本優先理念

  很多企業在提升人效時,首先考慮減員增效,但這未必有效,甚至可能適得其反。人效提升應從人才角度出發,關注如何通過投入產出比來提高人效,而非單純縮減人員。

  誤區5:盲目神話人效,而不深化人效

  盡管人效重要,但它不能解決所有問題。人效提升需通過實際行動實現,而非僅僅依靠專家講座或書面報告。管理者需深入現場,參與人效提升的實際操作。

  誤區6:籠統地談論人效,缺乏具體場景

  人效提升需根據不同情況進行定制化解決方案。例如,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對人效的關注點有所不同。企業可借鑒他人經驗,但不應盲目照搬。

  誤區7:站在管理視角談人效,而未深入經營和運營

  人效管理雖是職能,但其提升需融入企業經營和運營的各個方面。企業應站在經營和運營的角度,而非僅限于管理邏輯。

  誤區8:人效管理應向善,而非做惡

  人效管理不應以犧牲員工為代價,而應包含組織的人文關懷。例如,胖東來的管理模式通過給予員工更多休息時間和優化工作流程,既提高了員工滿意度,也提升了整體效益。

  誤區9:人效提升依賴人力,忽略技術力量

  技術手段如管理技術、運營技術和數字化手段均可有效提升人效。企業在提升人效時,需關注技術投入的產出比,避免技術投入成本高于人員減少帶來的收益。

  誤區10:人效與管理者的領導力結合度不高

  人效提升不僅依賴管理體系,更在于各級管理者的經營管理思維和能力。管理者需具備領導力,確保最佳實踐能夠有效復制和實施。

 

相關閱讀:面試時,HR真正想聽的是什么?

作者:中國勞動關系網 來源:《中國勞動關系網》 時間: 2024-09-03 14:57

中國勞動關系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2、
凡本網的所有原創作品,包括標有“中國勞動關系網”版權LOGO的圖片,版權均屬于中國勞動關系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勞動關系網”和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您因版權等問題需與本網聯絡,請在15日內聯系junbo@hr6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