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新型經濟業態的涌現,新就業形態已成為我國勞動力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系統梳理了從勞動者界定到工會作用等各個環節,為理解與構建和諧有序的新就業形態用工環境提供全面指導。
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定義
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是指通過線上平臺接受配送、出行、運輸、家政等服務任務,遵循平臺要求提供網約服務,并據此獲取勞動報酬的群體。
新就業形態中企業界定
在此范疇內的企業包括平臺企業和與其合作進行用工管理的企業。
法律關系認定
若符合確立勞動關系的標準,則按照勞動關系處理。
對于不完全符合勞動關系標準的情形,企業需與勞動者簽訂書面協議,明確雙方權利義務關系。
若不符合勞動關系條件,則按照民事法律關系調整。
法律關系確立基準
法律關系的確立依據在于考量企業的實際用工事實和對勞動者的管理程度,以及勞動者工作時間及量的自主決定權、受企業管理控制的程度、是否須遵守相關工作規則和紀律、工作的連續性、交易價格決定權等因素。
企業的信息披露責任
企業應如實向勞動者披露與其完成網約服務相關的所有必要信息。
勞動者的告知義務
勞動者在與企業訂立書面勞動合同或協議時,針對直接影響合同內容的相關情況,必須作出真實說明。
書面合同形式勞動合同或書面協議可采用紙質或電子形式簽署。
合作用工模式的要求
平臺企業和合作企業須就保障勞動者權益簽訂專項協議或在合作協議中明確規定各自責任;
關于勞動者權益的內容應向勞動者充分披露;
專項協議可以作為勞動合同附件。
書面協議簽訂時機
勞動者應在開始執行工作任務前或注冊個人賬戶階段簽署書面協議。
書面協議必備條款
協議內容應涵蓋平臺企業基本信息、勞動者基本信息、訂單流程、報酬規定、服務時間與休息安排、職業保障措施、變更解除協議程序、違約責任、爭議解決機制等九項內容。
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的作用
針對不完全符合勞動關系情形的勞動者,平臺企業可委托具有資質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實施管理和服務。三方(平臺企業、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勞動者)應就此達成約定,但不影響平臺企業承擔主要用工責任。
勞務派遣用工的管理和責任
平臺企業在使用勞務派遣時,須承擔用工單位的責任,選擇合法經營的派遣單位,并監督其保障勞動者權益。
外包等用工方式的責任
當勞動者權益受損時,平臺企業依法承擔責任。
招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禁令
禁止設置歧視性招聘條件(如性別、民族、年齡),禁止以任何形式收取保證金、押金或其他財物,禁止限制勞動者多平臺就業。
工資支付的基本原則
確保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
按時足額發放,不得無故克扣或拖欠;
法定節假日應支付高于正常工作時間的報酬。
勞動報酬管理的核心內容
企業需與工會或勞動者代表協商制定包括勞動定額、抽成比例、計件單價、支付周期、考核辦法在內的勞動報酬規則。
休息休假管理制度
企業應建立完善的休息休假制度,將接單時間、在線等待時間、準備服務時間、生理需求時間等納入工作時間,并明確在線管理時間計入工時。
勞動安全衛生基本要求
不得設定危害勞動者安全健康的考核指標;
必須嚴格遵守安全生產法律法規;
落實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
新就業形態勞動規則概述新就業形態下的勞動規則,是指平臺企業組織網約服務勞動者工作所依據的規章制度、格式合同條款及算法規則等。
勞動規則制定的民主程序平臺企業制定和修訂勞動規則時,必須依法履行民主程序。
制定勞動規則的具體步驟
公開征求意見,可通過彈窗等形式發布;
聽取工會或勞動者代表意見并反饋采納情況;
實施前至少提前7天公示,并在顯著位置清晰公示有關內容。
勞動者的合法維權途徑
勞動者應依法維護自身權益,避免采取違法或過激行為。
溝通申訴機制建設
平臺企業應當建立健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常態溝通機制和申訴渠道。
投訴機制與處理
平臺應設立專門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投訴機制,核實情況屬實的,督促合作企業及時整改。對于涉及報酬計算、服務時長、費用扣減、獎懲措施、職場欺凌、騷擾等問題,平臺承諾限時回應并公正處理。
工會組織的角色
新舊形態勞動者均有權加入工會,工會應對平臺企業和用工合作企業的用工情況進行監督,并推動平臺企業建立常態化溝通協商機制;同時,工會還負責其他維護勞動者權益的相關事務。
相關閱讀:破解招聘難題的七大原則
作者:中國勞動關系網 |
來源:《中國勞動關系網》 |
時間: 2024-03-21 14:46 |
|